即墨蓝村“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新时代版“世外桃源”
“蓝村大米”已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 受访者提供
一条名为“桃源”的河流,从即墨蓝村蜿蜒而过。河名“桃源”,或许正体现出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对它的认可。跟人们对世外桃源的想象有所出入的是,桃源河两岸多盐碱地,比起在肥沃的土地上劳作,这里的耕耘更多几分艰辛。也正是独特的水土,造就了稻香果甜的优势,滋养着两岸勤劳的人民。
进入新时代,桃源河两岸铺展开一番乡村振兴新图景。今年以来,即墨区借助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政策契机,在蓝村规划打造“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定位于都市农业为先导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以农商文旅融合为特色的乡村休闲区。借力产业发展,这片区域焕发出更强劲的生机,新时代版的世外桃源值得期待。
盐碱地上种出串串“金疙瘩”
11月23日,在即墨区蓝村街道“桃源河谷”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葡萄园,工人们正在分类、挑选、包装今年最后一茬阳光玫瑰葡萄,并准备入库,而烤箱中正在烘烤的葡萄干散发出阵阵甜香。
与市场上阳光玫瑰葡萄青绿色的常见外表不同,这里的阳光玫瑰葡萄泛出一种淡淡的黄色。“这说明葡萄成熟得好。”合作社理事长王本奇向记者介绍着果园的情况,言语中透露着自豪,“越是成熟得好的葡萄颜色越黄,甜度能达到20以上”。
作为水果“贵族”的阳光玫瑰葡萄,由于大规模的跟风种植,让曾经每斤上百元的身价在市场上跌至每斤10元,品质也良莠不齐。王本奇介绍,合作社的葡萄因为品质好,价格仍然维持在38元/斤,这些入库保存的葡萄,过年期间的销售价格还能翻几番,葡萄树上长的是名副其实的“金疙瘩”。
保持价格坚挺的重要秘诀,就在记者脚下的土壤里。“我们这里靠着桃源河,大部分是高碱性的盐碱地。”王本奇介绍,当地的土地碱性很高,粘在鞋上的土摸上去都有些滑,泥土干了之后很硬,要用硬毛刷子使劲蹭才能蹭下来。
正是这种高碱性土壤,反而成为种果木的理想之选。“老一辈人都讲,这地里种点果木肯定甜。”也正是老人的这句话启发了王本奇。刚开始,他在这里实验性地种植草莓,没想到第一年就大获成功,草莓的品质非常好。这也坚定了王本奇在当地发展水果种植产业的信心,通过土地流转扩建果园,并开始尝试种植附加值更高的阳光玫瑰葡萄。
当然,前路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就当葡萄种植蒸蒸日上时,果园遭受洪涝,大部分葡萄树死掉,只能重新栽培。为了让葡萄更好地生长,王本奇决定进一步改良土壤,还引进多种先进设施和技术,走品牌化、现代化农业之路。他甚至创新性用上“三文鱼肥料”,用三文鱼鱼骨、内脏和鱼鳞等,发酵后让葡萄“饱餐一顿”。
种植葡萄之前,王本奇是名电商人,新农人也不忘老本行,通过直播等方式销售葡萄,大获成功。“加上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通过网络直销等新销售手段,实现年产20万斤,并且早早销售一空,好多客户还跟我们订立了明年的销售合同。”王本奇说道。
通过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王本奇带动周边200多户村民增收,用“阳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蓝村街道二里网格居民王秀红就在果园里上班,每天工资120元。
今年,王本奇在本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的60多家媒体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最美家乡人”,他还带着自家的葡萄,在今年山东省第一届葡萄大赛上收获金奖。
消失40年,蓝村大米再飘香
盐碱地里不光种水果出产品质好,种水稻也会有格外优势。蓝村大米曾经是当地特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蓝村大米种植不断减少直至消失,成为消失40多年的记忆中的味道。
孙海祥的父辈靠种植蓝村大米为生,从小吃着自家大米长大,重新种出蓝村大米成为他挥之不去的乡愁。于是,他从自有的几亩地开启蓝村大米的恢复种植梦。
孙海祥的尝试性种植后,觉得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软磨硬泡跟4名乡邻合伙成立种植合作社,为此筹资200万元,还向银行贷款600万元。可是没想到的是水稻遭遇到病虫害,大片稻田惨遭绝收。孙海祥觉得愧对一起创业的乡邻,他遵守承诺主动赔偿损失。
那段日子,孙海祥为借赔偿款而费心,整个人消瘦了一圈。而令他感动的是,4名乡邻一同来到孙海祥家中,共同研究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并且一致表示“我们不要什么赔偿款,有事我们一起扛着,只要我们相互扶持,相互团结,什么困难都不会打倒我们。”
这次挫折带来的最大教训,就是没有技术是行不通的。于是,孙海祥聘请青岛农业大学教授作为技术顾问,设立防病虫害试验田,并与中科院合作,改良种子品种。在科学种植与精细管理下,蓝村大米终于喜获丰收,亩产量达到1200斤,孙海祥也品尝到了久违的丰收的喜悦。
孙海祥和蓝村大米的故事还在延续,为了实现“蓝村米好、蓝村人富、蓝村乡美”的梦想,他还计划牵头举办大米文化节。他不仅要让人们吃上这里的大米,还要让人们到这里来体会儿时感觉,到这里摸摸鱼、听听讲解,周边农户还可以自由入股。就这样,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蓝村大米文化节每年得到成功举办,不仅让蓝村大米的休闲旅游火了起来,也进一步助推了蓝村大米的品牌影响力。渐渐的,青香水稻种植合作社也发展成为青岛市专业从事水稻种植及深加工的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龙头示范合作社,并带动300余户农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火龙果也来这里“安家”
“桃源稻乡”不只有这些,火龙果这种生长在南方的水果,也来这里安了家,甚至生长得还不错,由于生长周期长,水果的品质更高。
走进宁禾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第一感受便是“这哪里是种植园”。一树红彤彤的柿子,让冬日宁静的中式园林小院多了几分热烈的色彩;往里走,水塘边曲径通幽处,一片树林里马儿在闲庭信步;再往里走,才是一座座温室大棚,在树林“掩护”中看不出真实规模;走进去别有洞天,热带生长的芭蕉也来北方“凑热闹”,一排排的火龙果树和一颗颗红红的果子,让人恍若来到南国……
宁禾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90后”新农人张腾腾介绍,这片土地原先主要种植低经济价值的作物,后来经过多方考察决定换成种植火龙果。“当时我们领导去南方,看到了火龙果觉得很好吃,就准备试试。”他半开玩笑地说起火龙果种植发起缘由,背后却是为了寻找更高效经济作物的苦苦探索。
宁和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蓝村街道朱家官庄村党支部成员朱玉龙成为负责人。2015年,他去南方考察学习接触到火龙果种植行业,发现收益非常可观,于是便萌发想把火龙果种植带回家乡的想法。在引种火龙果之前,朱玉龙也曾考虑过家乡的气候环境是否合适,在没有大规模种植之前,他先小规模试种了一块地。
为了维持南方的气候特点,朱玉龙等人建起了一个大棚,但是大棚内的温度也不能过高,超过35℃以上火龙果就长得比较慢了,所以大棚上面都要覆盖防晒网,这些技术都是通过电话和网络向南方地区种植户请教而来。实践证明,在北方地区火龙果同样可以生长得很好。
试种取得成功后,朱玉龙“乘胜追击”,在原有实验棚的基础上扩大到5个大棚,种植面积扩大到10余亩,成为即墨区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
随着合作社越做越大,需要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多,获益最多的还是周边居民,他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工作,还可以照顾到老人和孩子,一天工作8个小时,平均月收入达3000多元。
如今,蓝村的特产业不止于此。在果蔬种植方面,蓝村已经建立起优势,建成晴王葡萄、红玛瑙大枣、宁禾园火龙果等10余种高附加值精品果蔬种植、采摘、加工、储藏、物流一体化园区,形成四季有果蔬、多点齐开花的产业优势。
■记者手记
传统与现代碰撞,产业振兴注入新味道
如果说只有传统意义上的农业项目,或许“桃源稻乡”还不能作为乡村振兴样板示范。记者在这里蹲点后最大的感受:当丰富的产业形态在这里汇聚、生发、连通,乡村振兴更多的可能性得以产生。
记者在百联奥特莱斯商业项目时,内心是满满的问号。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缘何相中远离主城区的街道?现代化的大商场又能与乡村振兴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的确,百联奥特莱斯商业项目启动运营备受关注。早在2018年上海百联就进入即墨区政府重点招商引资名录。经过两年多不懈努力,蓝村在众多竞标对手中脱颖而出,成功签约百联,项目于今年7月30日顺利试营业。
据介绍,百联奥莱落子陆港蓝村,是即墨西部发展商贸物流、枢纽经济、临空经济的龙头企业之一,对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形象和打造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义。陆港蓝村以项目为中心,不断提高完善片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高品质消费圈。项目一期引入品牌130多个,购物的快乐体验和完备的服务配套也成为人流拥入的前提。
就在百联奥莱辐射半径2公里内区域,分布着多家大大小小的果蔬采摘合作社,宁禾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在“桃源稻乡”规划中,他们将成为板块中强互动的点位,通过引流实现资源互通,让来此的游客畅享丰富的游购体验。
不仅如此,在“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展厅展示着更多产业,也展示着示范片区的硬实力。这些产业,也成为示范片区产业振兴的新动能,无论是产业品位提升,还是人力资源的富集利用,都将成为诠释新时代版“世外桃源”的有效抓手。
例如,位于这里的“明星企业”青岛云路股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非晶合金薄带生产基地,成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标杆企业,已成功打造全国首个“双碳软磁产业园”,为全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输出“云路样本”。
可以说,产业优势为“桃源稻乡”的发展提供了最强大的内生动能。
今年以来,蓝村辖区物流园区完成货物吞吐量约500万吨,其中济铁物流园发运商品车7万辆,发送青岛啤酒3600车,期货交割库纸浆出入库1.41万吨;新增引入中交陆港建筑产业园、丰烨贸易平台、莱顿综合贸易平台3家平台企业,目前已引入贸易企业60家,完成内贸31亿元。
产业兴则乡村兴。“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产业助推的乡村振兴特色模式。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示范片区内有即墨区最早发起成立的农民诗社之一——红叶诗社,目前红叶诗社共有社员120人,先后创作1000余篇作品,出版诗词集1本。示范片区还重视发现、发掘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
另外,果蔬经营主体多以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布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的旅游线路品牌。而“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正是让这些各具特色的果蔬采摘园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线路。
例如,依托青岛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片区加强与种子科研机构合作,培育出适合盐碱地生长的高产品种。目前,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1250亩,超过240户入股种植水稻。“蓝村大米”已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成为青岛农业品牌的一张“靓丽名片”。
围绕“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打造,蓝村依托该辖区现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巧妙借“题”发挥,融入交互体验元素,并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培育出一条乡村精品旅游线,串联“百联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三泉河—精品采摘园—小桥人家—桃源河”,打造“桃源有礼”“三泉水韵”“小桥人家”等“桃源稻乡八景”。通过扶持引导周边村民将农村小院打造成“田园民宿”和“休闲驿站”,在完善旅游基础配套的同时,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在蓝村王演庄的三泉河“三泉水韵”,流淌千年的泉水还在汩汩涌动,古官道旁正在规划的民宿等新业态也在悄然萌生。调动一切资源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正在为人们打造新时代版的“世外桃源”,桃源河也将种出更甜的果更香的稻。